避免误区丨得了皮肤病,该如何正确使用外用药物?
小仙女今天在网上冲浪,看到有一个可爱沙雕的网友在吐槽给他开药的皮肤病医生,她说,照着医生说的开药,照着医生的嘱咐涂药,咋就一点效果都没有呢?忍不了了,一定是骗我再去一次医院,明明是小小的皮疹而已,别人的都好了,就我的好不了?
小仙女一看,皮肤病是那个皮肤病,药膏也是那个药膏,怎么他们之间就没产生作用呢?
后来经过我们的皮肤病专家戴溱慧教授才知道,外用药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手段,很多皮肤病通过外用药物即可达到治愈。所以造成外用药在一般人眼里,往往认为比较简单, 其实不然,外用药用好了,可以立竿见影。反之,甚至加重病情。
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:
误区一:不明确诊断,随便用药
不少人身上出了皮疹,认为问题不大,不到医院就医,直接到药店买个药膏涂抹,医生是根据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来选择的。所以,药膏也是药,不能乱用,治疗过程要谨遵医嘱。
误区二:药膏涂得越多越厚才有效果
有实验证明,一次涂抹过多并不能增加患处对药物的吸收而提升药效,却可能增加药物渗透进入血液循环,导致全身不良反应,同时造成浪费。以薄涂一层为度;对慢性皮疹(角化过度),肥厚的可选用软膏,并适当涂厚一些。
误区三:涂抹药膏谁不会,直接涂啊
很多患者感觉药膏效果好,并且只是皮肤局部外用,不会有什么副作用,多涂几次好的快,实际上这是个误区。
误区一:不明确诊断,随便用药
涂抹药膏需要“做足功夫”。若涂抹方式不对,将影响药效!
涂抹方式影响药效
①不少的人喜欢用棉签涂,不用手,用棉签看似干净些,但棉签会沾吸不少药膏,甚至吸附药膏中的主药成分,导致主药的浓度下降;且不好用力揉搽,将药膏揉进皮损便于吸收,而影响疗效;如加大力度则可致棉棒折断,甚至不小心造成意外。
②有些人先把药物揉在手掌上再去涂抹,结果双手用去了大量药物,涂药后还需费大力气洗手。
③有的人像糊墙似的涂抹,甚至将一支药膏全部挤在一块很小的皮疹表面上,药物很快被衣服擦去,沾污衣物还浪费。有的人因怕药膏沾污衣物,在擦药不久,还没等药物吸收发挥作用,就把药膏全部洗掉了,这显然是不对的。
正确涂抹方式:
用手指涂抹
涂抹药膏时,建议先将药膏挤在皮疹上或一只手指的指腹上,再用指尖将药膏擦开,然后作轻轻按摩,把药物揉入皮损,直至皮疹表面看不见药膏,便于吸收尽快起作用。
清洁皮损
一般对于干的、厚的皮疹,应该先水洗,增加湿度便于药物吸收,甚至可以用热水泡,并用力按摩,必要时还可加以封包。而对于大面积、充血性皮疹,就不必了,有时洗了,反而会破坏皮肤屏障,加重皮疹充血,增加药物吸收进行血液循环。
涂抹范围
一般将药膏抹至皮疹边缘外3 ~ 5 mm即够。特殊情况应遵医嘱,如感染性病变,涂抹的范围应大一些。但不能忘记将药膏涂于所有皮损上。
涂抹厚度
药膏用量多了浪费,少了效果不好。一般来说,成人男子整体身体药物用量为20g,涂药0.1mm厚即够,太厚并不出现更强的穿透力或更好的治疗效果。
有专家推荐指尖单位法(FTU),即本人食指末节指腹的长度(成人约2.5 ~ 3 cm)药量,大约可涂2个手掌大小的皮疹面积,相当于人体体表面积的1%。1个FTU 约等于0.5g药量。
小仙女的叨逼叨:用药过程中,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以及洗去药膏,并尽快找医生明确原因,再视情况或改用其他药物。如果避免了以上几个误区,正确使用外用药,皮肤病用药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与皮肤专家一对一交流
往期精选
精选阅读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
每天更了解自己的皮肤
二轻起源于明末时期,经过百余年传承,已经发展为全国知名连锁品牌——二轻中国!赖百姓口碑和支持,已在12省市开设有二轻皮肤病诊疗品牌专科医院,呼和浩特二轻医院承担着内蒙古省乃至华北地区皮肤病科研、临床、教学、预防、康复等重大医疗任务。医院开设常见皮肤病、季节高发皮肤病、疑难皮肤病、呼和浩特专家特需等6大门诊。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省省会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丰厚,呼和浩特二轻作为中医传承者,以此为基础,努力打造中西医结合治皮肤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