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值端午时节,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了,端午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很多别的饮食习俗,下面就来看看端午节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?
吃粽子的注意事项
01
适量食用
02
酱料少蘸
在品尝粽子时尽量减少酱料的蘸取,且要搭配天天蔬果的健康观念,摄取五份蔬菜及水果,以平衡肉粽内所含的高油脂及补充不足的营养素,进而达到健康的均衡饮食,避免过了一个端午佳节,身上多了一层一层的游泳圈。
03
保存要保证新鲜
由于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,有些加上红枣、豆沙或者肉。糯米粘性很强,由于肉类市场过长会发生变质,在天气炎热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好好保存,一般枣粽子和豆沙粽子放冰箱可保存3-5天,如果是肉馅粽子,最好在3天内吃完。
04
注意健康搭配
不要一味的只吃粽子,最好搭配蔬菜、水果,这些可以帮助我们的肠胃蠕动,以免因为吃粽子过多造成消化不良,吃些山药,山药有补脾胃益肺肾的功能,可以帮助减轻肠胃负担。也可配一碗清淡的汤,如冬瓜、丝瓜汤等,最后再来一份水果,增加纤维质的摄取,达到营养均衡。
05
粽子要热透再吃
放在冰箱里面的粽子,一定要热透了再吃,不然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,因为变凉的粽子过油、过黏,很难消化。当拨开粽子的时候,发现有黏丝的情况,那么就不要在食用了。
四种人要尽量少吃粽子
01
心血管疾病患者
由于肉粽的脂肪含量过高,三高患者一定不要多吃,以免增加血液黏稠度,影响血液循环,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,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。
02
老人和儿童
由于老人和儿童的胃肠蠕动并不如成年人好,当吃多了粽子的时候,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,如果一定要吃,尽量选择小巧一些的,尤其是含有粗粮、薯类的粽子、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,吃时要细嚼慢咽,便于消化。
03
胃病、肠道病患者
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,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。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,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、出血,使病情加重。过于油腻的粽子,也会引起消化不良、胀气,使疾病加重。
04
糖尿病患者
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、豆沙等,如果不加节制,就会损害胰岛功能,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,加重病情。
可在品尝粽子后喝点茶叶。饮茶的保健功效虽然最近几年已陆续获得证实,但一般民众普遍有个错误的认知,认为只有特定茶种才能油切,但其实只要是茶类都可以减少体内脂肪、胆固醇的吸收。